2025年7月20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原球速体育马克思主义公司经理、退休老师张多来教授在球速体育学工办会议室接受了一场来自员工们的深度采访。
张多来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1970年进入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在行政、教学等岗位上历经多次身份转变,但他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践行党员使命。他主持完成教育部、省级课题16项,校级课题9项,出版学术著作、主编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25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收录10多篇,荣获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共12项。他的研究方向一直贴近时代需求,无论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课题,还是《“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等著作,都体现了他对时代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不懈追求。
此次采访从求学之路、老员工活、党员初心和给青年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采访中,张多来回忆了自己坎坷的求学之路,从农村到大学,从种田到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凭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的执着,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方面,张多来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坚持每年发表不少于两篇论文,聚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领域,课题紧贴时代与时事。他推动团队建设,参与设立马列硕士研究生点及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探索“2+3”等交叉培养模式,为师范公司争取120个特教班指标,并通过再学习获得两个本科文凭。
张多来还对球速体育的员工,特别是想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员工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肯下功夫,肯用心,人人都能学习。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专业学习需要下苦功,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同时,他还提醒员工要重视英语学习,关注马列交叉课题,结合其他专业知识拓展研究维度。

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汤愉同学在采访后说道:“今天上午有幸采访张多来教授,我了解到了一位青年求学的坚决与不懈,哪怕母亲的不支持,哪怕三次外界因素的阻挠使得他几经重返农田务农,但他心中依然留存的对走出农田的渴望。静静坐在教授身旁,听着他细数一路走来的不易,我感受到了前辈身上那永远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的力量,这也会成为我今后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张多来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党员的初心,什么是学者的担当,他的经历和精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大家的奋进之路注入了动力和信心。在采访的最后,张多来寄语青年:“珍惜每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用知识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